
中国游客正涌向全世界,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境外旅行的方式配资门户导航网,推动中国本地生活平台加速出海,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。美国数字媒体"精奢商业观察网站"的文章指出,中国旅行者依赖美团、大众点评等本土评价平台,这些平台的排名基于真实用户体验与性价比,更贴合实际需求。
近日,2025 年大众点评"必吃榜"首场海外发布会在迪拜举行,标志着这份由 9 亿中国用户"吃出来"的美食榜单正式走向全球。中国港澳地区、台湾地区及海外地区 348 家餐厅上榜,其中迪拜作为新晋上榜城市,一举入选 10 家餐厅,涵盖 8 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菜系,既有阿拉伯及中东特色风味,也有中式粤菜珍馐、非洲融合料理等,折射出当地美食文化的丰富多元。
"必吃榜"正成为全球餐饮商户的"金字招牌",为商家带来更多客流和认可。以迪拜为例,发榜后上榜餐厅用户评价量增幅超过 100%。"明显感受到华人客流的增长。许多华人顾客表示,通过榜单推荐找到了我们,并称在旅途中找回了‘家乡味道’。"当地上榜餐厅负责人表示。
中国食客"吃"出来的境外"必吃榜",也得到一众海外本地博主点赞;他们按图索骥找到了宝藏美食并在社交媒体开心地晒出来,也让那些还没使用"必吃榜"的外国食客"种草"。"中国味蕾标准"正在走向全球。

海外博主点赞"必吃榜"
科技筑基,让美食无国界
"必吃榜"能获得中外食客的共同认可,离不开其背后的"本地生活信息基建"与 AI 技术支撑。通过自研 B 端大模型,平台对海量用户真实评价进行深度分析,挖掘出真正值得推荐的市井小店与老字号。"必吃榜"评选过程不采纳人为提名,评选团队由产品经理以及程序员构成,团队综合五大维度,历经六个月 AI 建模分析、公信力核查、入围公示以及机构公证,最终评出 2025 年"必吃榜"。
平台还把"本地生活信息基建"搬到海外。大众点评境外业务负责人李天雷介绍,截至目前,大众点评"信息基建"已覆盖全球 3000 多座城市、数亿商户,境外站点访问人次已接近 1 亿量级,折射出广大用户对于平台信息的信任。未来,平台将追加 30 亿投入,在全球范围升级"本地生活信息基建",确保线下商家客观信息准确及时。
2025 年,"必吃榜"境外榜单新增 15 城,餐厅数量同比增长 50%,其中近 60% 为经营 10 年以上的烟火小店。从东京的居酒屋到伦敦的市集摊档,从新加坡的肉骨茶到悉尼的海鲜市场,榜单不仅满足了中国游客的"味蕾游"需求,也成为外国食客探索中国与全球美食的指南。
今年,"必吃榜"推出英文版,并为中国国内餐厅配备多语种荣誉物料,把外国游客引进中国,成为外国游客前往中国的"美食之旅向导"。
美食为媒,促进文化互通
"必吃榜"的出海,实现了对中外食客、海外商户及国际合作的多向赋能。对中国游客而言,它是"出境味蕾游"的可靠向导。对海外商户而言,上榜意味着获得庞大的华人客流与全球曝光。
例如,为服务好华人顾客,大批商户主动接入平台,上线团购、订座等线上化服务。迪拜经济和旅游部国际运营部亚太区总监沙哈布 · 沙彦表示,与大众点评的合作深化了"欢迎中国"战略,将迪拜餐饮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紧密相连,加速了当地餐饮旅游服务的数字化转型。
味蕾没有国界,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舌尖上可以找到共同语言。当美食成为共同话题,文化就不再遥远。正如美团副总裁毛方在发布会上说:"‘必吃榜’的意义不仅是推荐一家好餐厅,更是通过‘味觉旅行’激发人们探索世界、相互理解的热情。"香港《大公报》的报道则点赞"必吃榜"助力全球食客寻味、促进文化共融的积极作用。

港媒报道截图
从国内到全球,从美食推荐到文化桥梁,一张榜单、一条条真实评价连接起万千人间烟火。"必吃榜"的出海之路,是中国科技企业数字化能力输出的生动实践。
这份诞生于中国本土、由中国食客吃遍全球"评"出来的美食指南配资门户导航网,如今正以科技为舟、以味觉为帆,驶向更广阔的国际海域。未来,随着"本地生活信息基建"的持续升级与全球拓城的加速,这份让中外食客都点赞的榜单,将联结起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美食与文化。(江海)
东方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